山东功能性纱线产业大脑

改革前沿 | 陵城区: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
申报类别: 其他 发布时间:2024-08-07
政策分类: 其他政策 公文种类: 通知类

加“数”前行

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


以基础设施为抓手,筑牢发展根基。加快推进鲁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,力争将其打造为鲁北及京津冀区域数据的存储及灾备中心、智算及超算数据走廊的重要枢纽、全国算力及数据交易平台。目前,1号楼综合服务展示中心已建成。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,目前,建成并开通5G基站934个,主城区光纤覆盖率达100%。


以企业上云为动力,助推企业数智发展。落实首席数字服务官帮扶机制,深入企业一对一宣讲政策、介绍产品,解决企业上云不会用、不想用难题。开展企业上云政策宣贯会,引导企业利用云服务提升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。目前,全区企业上云数量达866家,同比增长242%;2023年,富华生态等31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,入选数量居全市第二;新增3家省总数据师制度试点企业、3家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、9家DCMM贯标试点企业,不断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

以产业大脑为支撑,拓宽产业供需渠道。依托功能性纱线产业集群,整合产业链上游企业资源,拓展市场需求,构建“链主企业+国有企业+数字化服务商”模式,形成规范、高效、可持续的企业生态。目前,德州陵城纺织工业园入选省数字经济“晨星工厂”试点园区(全市2个),陵城区纺织工业园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(试点),全市唯一。


向“新”求变

增强企业竞争实力


以创新平台为支撑,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引进及建设力度,增强科技创新平台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。目前,全区拥有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、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8家省市级“一企一技术”研发中心,并入选全国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(培育)县,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


以强企兴业为理念,注入强劲发展动能。承办国家级“一起益企•三赋助企”民营经济发展会议(陵城)暨山东省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融链固链工作会议等,围绕政策解读、经验分享、技术交流,使企业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。以首席服务官(CGO)为抓手,全面摸清企业发展情况,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,做好跟踪指导服务。今年以来,全区新增4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,数量居全市第三。


以设备更新为契机,培育重点技改项目。采用电话、实地走访等方式,全面摸清工业企业实施的设备更新和技改项目,走访泰达染整等50余家重点规上企业。目前,培育108个区级重点技改项目、14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,26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入选2024年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,入选数量全市第一。


逐“绿”前行

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


以完善机制为举措,构建绿色培育格局。围绕纺织服装、高端装备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,建立健全“培育库-市级-省级-国家级”梯次培育机制,筛选绿色制造基础条件好、潜力大的企业,纳入绿色制造培育库集中指导服务,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。目前,全区共有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、6家市级绿色工厂、2家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。


以绿色发展为指引,发展新兴产业。鼓励企业优化生产流程,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,开展绿色化技改。圣祥金属年产10万吨高端焊材技术改造项目,设备改造运行后,缩短生产流程,实现绿色智能、自动化生产,生产效率提升60%、人均产能提升120%。积极招引循环经济产业,大力发展锂电池梯次利用等相关产业,正辰氢能产业园项目建成达产后,预计年销售收入约20亿元,税收约1.5亿元。


以产业升级为驱动,推动节能降耗。鼓励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、引进新设备、开展产学研等方式推进节能降耗,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,实现产业升级。近三年,全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99.67%,工业固体废弃物(含危废)处置利用率100%,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89.4%,提高4.9%,为全市第一;目前,全区实现“全域”绿电供应,新能源装机规模、新能源发电量均列全市第一。